問:隔音材料和吸音材料有什么不同?哪個效果更好?
答:
隔音材料:通常是不帶空隙的材料,比如鋼板、木板、石膏板、磚墻等等。隔音效果取決于材料的面密度,面密度越大,隔音效果越好,所以同樣厚度的鋼板和木板相比,鋼板的隔音效果比木板好得多。
那么,是不是說要取得好的隔音效果,我們就無限增加鋼板的厚度呢,那樣在工程上,一是會比較重,二是成本太高。所以,聲學科學家就想了很多辦法,將不同的輕質材料通過不同的方式組合在一起,也能獲得比較好的隔音效果。比如兩層木板之間空腔放置5CM厚的吸音棉,取得的隔音效果相當于3MM厚鋼板的隔音效果。
吸音材料:通常是帶孔的材料,也有特殊情況是不帶孔的薄板材料。當聲波傳到吸聲材料表面時,聲能在吸聲材料的空隙里的空氣產生摩擦振動,將聲能轉化成熱能消耗掉。好的吸聲材料也只能吸收幾個分貝,但是一塊普通的隔聲材料卻能取得幾十分貝的隔聲效果。
在工程上,吸音材料和隔音材料所解決的目標和側重點不同,吸引處理所解決的目標是減弱聲音在室內的反復反射,即減弱室內的混響聲,縮短混響聲的延續時間即混響時間;在連續噪聲的情況下,這種減弱表現為室內噪聲級的降低,此點是對聲源吸聲材料同處一個建筑空間而言。而對相鄰房間傳過來的聲音,吸音材料也起吸引作用,從而相當于提高圍護結構的隔聲量。
隔聲材料則是隔絕噪聲自聲源房間向相鄰房間的傳播,以使相鄰房間免受噪聲的干擾。
這樣可以看出,利用隔聲材料或者隔聲構造隔絕噪聲的效果比采用吸聲材料的降噪效果要高的多。
但是吸音材料的特有作用更多的表現在縮短、調整室內混響時間的能力上,沒有別的材料可以代替。
吸聲和隔聲有著本質區別,但在具體的降噪工程應用上中,它們常常結合在一起,并發揮超常的降噪效果。